照片的存在感让他们温暖

0c25dcf986ad6a1517eeaf8d7c2c183d.jpg
老夫妻蓝正兄与妻子的爱情让人羡慕

fc2cd8fc55335d98da3168cab8389d2f.jpg
爱心志愿者在现场为瑶族群众打印照片

cca28b53a825a987292ae8fec0b2bc8d.jpg
中信银行的志愿者让村民从相机取景器里先睹为快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为本报记者 农如松 通讯员 覃志先摄




本报记者 雷倩倩
  10月20日,百色田林县潞城瑶族乡丰防村里,全村数十名老人难得一见地聚在一起。在重阳节来临前的周末,年逾60的“银发族”成了村屯的主角。他们笑着,互相搀扶着,站在相机镜头前,留下珍贵的照片;他们迫不及待地等待照片从打印机里“吐”出来的一刻;他们围在一起,击鼓传花似的,传看刚过塑好还带着热度的照片,讨论谁笑得最好看。
  这样的场面对于来自城市的志愿者同样难得一见。这天,本报记者和中信银行南宁分行的志愿者以及广西青年摄影家协会摄影师、社会爱心人士组成的爱心小分队来到这座没有手机信号的村屯,为老人们送上特殊的重阳节礼物——爱心照片。“照片虽小,但却能让老人感到对他们的尊重与关怀。”看到手捧照片的老人,志愿者如此感叹。
  拍照像举行一项仪式
  按照丰防村的习俗,每年重阳节,老人们可以吃到儿孙们为他们做的糯米糍粑。今年有些不同,老人们多了一张属于自己的照片。
  老人岑志美和何秀美家住3公里外的丰防屯,得知爱心小分队来到丰防村渭谷屯拍照,还能现场拿到照片,她们请村里的年轻人,用摩托车驮着她们赶到现场。两位老人是邻居更是朋友。第一次拍照是为了办理二代身份证,“2011年在照相馆拍的,房间很暗,有点害怕。”不过20天后,看到冲洗出来的1寸照,老人还是兴奋了一阵。这次知道有拍照的机会,两位老人细细梳洗一番,穿着“姐妹装”结伴前来,拍下合影。
  为了让现场打印出来的照片效果更好,74岁的邓迷念和其他老人一样,特地穿上了过节才穿的民族服装,除此之外,她还别出心裁地戴上了一块红格子头巾。这位村支书的母亲一生都没有拍过生活照,只拍过身份证照。因此,她特别重视这次机会。在镜头前,她扶正头巾,扯平衣角,整理领子,像要参加某种仪式一般。
  “笑得太严肃,来放松一点。”第一次拍生活照,邓迷念表现得有些不适应。不过很快,志愿者们的“长枪短炮”点燃了她周围老人的热情,笑声越来越大,气氛也越来越欢快。一些老人好似上了瘾,主动寻找自己的摄影师。邓迷念也受了感染,放松下来,自然地露出了笑容。
  在拍照过程中,村支书梁少生也一直被老人们的笑容感动着。他说,丰防村地处偏远山区,信息闭塞,村里一台相机都没有,有照片的家庭更是屈指可数。那些孤寡老人和行动不便的老人几乎没有机会拍照。在重阳节前,志愿者们能来到村里专门给老人们拍照,真是太好了。“我们也沾沾老人的光。”说罢,梁支书和母亲邓迷念来了张合影。
  老人拍照“找感觉”
  在拍照这件事上,丰防村里恐怕要数黄金达最有发言权。得益于她在外地读书的孙子探亲时带回来的相机,她成了村上唯一拍过全家福的老人。全家福被包在塑料袋里,仔细保存,照片上的日期清晰可见“2012.1.29”,黄金达坐在中间,6个孩子们围绕在她身旁。今年春节,为了拍这张全家福,黄金达已经出嫁的小女儿特意从百余公里外的家赶来。照片上,家人都穿得隆重。遗憾的是缺了黄金达的爱人,几年前他就去世了,还没来得及与家人拍下全家福。
  10月20日,爱心小分队的到来,让黄金达的“照相瘾”爆发。以前拍照是端正地坐在儿孙中间,这次老人直起了佝偻的身体,站了起来。在志愿者的指引下,黄金达走到门前年轻时磨豆子的石磨旁,“来,把手放在上边,侧身,看我,笑一个!”摆好了姿势,黄金达稍稍有些不好意思,害羞地笑了起来,露出了两颗仅剩的门牙,满脸的皱纹笑得像一朵绽放的花。
  和黄金达相比,五保户蓝正兄和妻子无儿无女,没拍过结婚照,更没有全家福。但他们的爱情却为村里人称道,让年轻人羡慕。村民说,每次赶圩出街,夫妻俩总相伴左右如影随形。在村里,这样相亲相爱的夫妻堪称典范。然而3年前,蓝正兄的妻子患了重病,卧床不起。蓝正兄不离不弃地悉心照顾,四处寻找药方。大家总以为他妻子会“过去”,没想到2年后,妻子竟好了。
  当天,志愿者来到这对80岁夫妻的家中,希望在重阳节为他们的爱情留下影像纪念。下午阳光正好,夫妻俩在屋外晒南瓜子和玉米棒。给他们拍张什么样的照片呢?“真实的场景最好。”志愿者立即把镜头对准了他们,“靠近点儿,”在志愿者的引导下,第一次拍照的夫妻凑在一块儿,自然而然地发出了笑声。
  照片让老人有存在感
  当天,中信银行南宁分行的志愿者还给全村40余名老人送去了羊毛袜、毛巾、洗涤用品和慰问金。不过对于现场打印出来的照片,老人们表现出了更高的热情。当天,照片的打印现场绝对是全村最热闹的地方。拍了照的老人们围住打印机,好奇地看着洁白的相纸是如何印上自己的影像。拿到了过塑照片的老人们,则等待别人的照片“出炉”,一定要比比谁更美。黄明光老人拿到手的照片最让人羡慕。当天,他的妻子、儿子和儿媳妇还有小孙子都来到现场,志愿者立即满足了他一直想拍全家福的愿望。“第一张照片就是全家福。”老人高兴地说。其他老人则羡慕地传看他的照片。这天,直到爱心小分队带去的打印耗材都使用尽,村里的老人们仍不肯散去。
  一张张打印出来的照片,也给了村里年轻人不小的启示。邓金亮的母亲还未到60岁,因此当天没好意思上前拍照。看到现场打印出来的照片,邓金亮若有所思,“要是有了照片,以后的小孩就能知道爷爷奶奶长什么样了。”邓金亮告诉记者,以前从没想过拍照这件事,家里也没有照片,“以后我也要带上父母和自己的小孩,到镇上的照相馆拍上一张全家福。”
  现场一幕幕的场景让当日参加活动的志愿者感慨。刚上高三的黄钲麟借周末的机会第一次参加“爱心照片”活动,“出乎意料”是他参加活动后的感受。黄钲麟说,照片对于城市人而言,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不过是按一按手机的按钮”。他从没想过乡村里的老人拿到照片后会如此兴奋,黄钲麟如此形容“就像乡村的孩子拿到我们送去图书那样激动,对于一张照片,老人竟然会有那么强烈的新奇感。”在这个少年看来,给老人送去物资能让他们感到温暖,但为老人拍照,并把照片送给他们,更能让时常感到孤独的老人确认自己的存在,“他们被关注和尊重,这样的温暖也许更强烈”。

广西日报http://www.gxnews.com.cn/staticpages/20121023/newgx50860462-6278322.s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客服热线:4000-666-000

周一至周五 10:00-1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