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采风”不等于“创作”

来源: admin 2011-8-8 02:49:51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东莞阳光网讯(记者 钟榴青)8月1日晚,南城广彩城会议厅内座无虚席,百名影友聆听东莞市摄影家协会主席陈锦波带来的《图片的功能与本体 风光作品赏析》主题讲座,重新认识图片价值,共同探讨风光摄影技巧。
为普及摄影知识,波叔应南城摄影分会之邀开设讲座。
    自1896年摄影术诞生以来,摄影技术的发展步伐从没停止过,影友对创作优秀作品的追求也未曾间断。讲座上,东莞市摄影家协会主席陈锦波带着他今年在西藏林芝、青海等地采风和去年参与中国摄影大PK、征战内蒙古响沙湾等经历,以及最新的创作心得汇聚成幻灯作品展示在影友面前,共同分享他在行摄路上的收获。

领捐归途 摄影:曾碧君(翻拍)
    记录身边事物 发挥图片价值

    在陈锦波眼中:“摄影的本体既是一种记录,也是一种文化。”纵观当今社会,“一图胜千言”早已成为人们的共识,报刊杂志、电视媒体、企业宣传、旅游推介等社会活动充分利用图片,说明它的功能越来越被社会各界所广泛使用和认可。  
林芝之美  摄影:陈锦波
    在特定的社会事件中,受到时空和地域的限制,摄影镜头更能帮助人们捕捉事件瞬息的发展和变化,图片较之影像视频更易于传播。因此,波叔认为:“摄影人应当充分发挥图片的记录功能,让摄影技术发挥其社会价值,帮助人们清晰认知我们这个社会。”与此同时,摄影的组照、专题的记录形式,其照片的深度、涉及的范围之广,告别了过去仅靠单幅作品读取信息的桎梏。
美丽的梯田  摄影:陈锦波
    摄影“采风”不等于“创作”

    长久以来,东莞影友喜爱外出采风,但是采风回来的作品未必就是创作。波叔批评道:“很多人以为自己带上相机去拍照就是搞创作,其实大错特错,充其量只能叫‘采风’。采风只是把现场所见的美丽景象记录下来,而‘创作’则告别单纯的记录升华为艺术,在作品中加入个人思想,使之具有区别其他作品的特色。”
    他建议影友多从摄影语言的角度,灵活运用光线、构图、角度、线条等手法,同时尽可能保留更多的信息量和元素,提炼出更具有内涵的摄影作品,使之赋予摄影“创作”的价值。

秀美林芝  摄影:陈锦波
    人文元素让风光作品突围而出
    现场,波叔分享了他今年三月在西藏林芝拍摄桃花,七月在青海拍摄油菜花的创作经历。在他的作品中,一道浅浅的篱笆、一排排矮矮的民房,仿佛给作品附上点睛之笔,传递出特定地域空间的人文风情,使之从平淡的风光作品中焕发光彩。
    在他看来,风光作品的关键词有几个:“风光”、“风景”、“风俗”、“人文”、“环境”、“人情”,拍摄再美的山川河流等自然景观,如果没有人文内涵做点缀,充其量只是记录一处美景的作品,难以让人留下深刻印象;唯有富有人文韵味的作品,像那些长久流传下来的古老习俗、人文建筑及风俗习惯等,才能让人获取更多蕴含的社会信息量。
什么都是浮云  摄影:陈锦波
    辨别作品的好与坏
    在讲座即将结束的时候,影友袁浩坤提出自己的疑问,如何判断自己的作品是“好片”还是“废片”?波叔回应称:“不同的人对同一幅作品有不同的判断标准。

    一般来说,大型比赛的评选主要结合作品分类,艺术类作品讲求光线、构图,是否符合黄金分割点这些摄影语言和标准,纪实类作品就要看其蕴含的信息量,是否主题突出、细节打动人心。”
各地影友欢聚一堂  摄影:钟榴青
    多做尝试 立足本地

    面对现场众多影友在创作上的疑问,波叔建议大家不妨多些尝试本土题材,不要害怕失败,同时不管拍摄的作品是好是坏,一定要多些动脑去构想作品,这样坚持下去肯定能创作出好片。

    “本地其实有不少好的创作题材等影友去发现,比如说莞城老街风貌、东莞绿道的建设、农村计划生育的现状等,用心记录这座城市的变迁,也许今天你的作品并不怎么出彩,过几年就变成独有的历史资料。”



www.gxphoto.net 广西摄影网——记录行进中的影像广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客服热线:0771-4871646

周一至周五 09:0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