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灯也是一门艺术,外行人看热闹,内行人看门路,每一道光都有不同的作用。我们都知道外拍的时候,会用反光板、闪光灯来制造眼神光,从小细节的地方,丰富照片的可看度。当然使用棚灯也是同样的道理,除了要注意主体脸部的光线之外,还要考量到Model动作与光线的搭配,背景光线的明暗程度,必要时也是要出动蜂巢罩、柔光罩、透射伞......等小配件,来变化光线,增加层次。下面就要与大家分享还有哪些方法可以让棚灯打出来的光线更为多元哦!
善用背景纸与对比,营造千变万化调性
除了柔光的拍摄外,棚内拍摄的另一个主流就是对比光的拍摄,而这类对比光用最多的情形,就是在背景纸上。下面这张照片是很标准的棚内背景纸打光作品。在这边,我们用了四支灯,一支是位于模特儿头上,打出主要影子的主灯;一支是在模特儿正面,加了透射伞的正面补光灯;我们也用了另一支灯打亮背景,让它不会太暗,也多一些层次;最后,我们在模特儿脚上再加一支蜂巢灯,用来制造地上的光点,便完成了这张照片。其实拍背景纸不难,重点是模特儿本身的动作扎实度,和你打灯时的所要表现的重点是什么。
以这张图为例,我一开始只是想要一张有单纯光影变化的单柔光罩作品,以表现出模特儿本身酷酷的个性;为了让光线不会太硬,所以我们用了150公分的八角罩。只是这样大的罩子因为打光范围大,加上为了加强人的对比度,所以我们选择了高一点和斜一点的角度来打光。但问题来了:这样一来,模特儿的前方和脸的下方会因为光线不足而反差太大,简单地说,就是这些部份会太黑;所以我们才会在正面再补一支灯。那为什么要加透射伞呢?主要是就是因为需要柔光正面的补光光线。
在加了这些光线后,我们又发现背景也是太暗了,所以我们才会再加一支出力很小的蜂巢灯,让背景出现一些层次,却又不会太亮而破坏了整张照片的感觉。最后加在脚上的光点(蜂巢灯),则是为了要强化戏剧性的效果。
说了那么多,其实马克只是想让大家了解:你在打灯时,一定要知道每一支光线是为什么而做;甚至是你在拍摄时,就必须要了解整张照片的调子会是什么样的感觉,这样才可以在你定好的大方向下,把灯光布置好而完成一张照片。
活用光与影,完成丰富层次感
同样的状况我们也可应用在下方的照片中。在拍这张照片时,我已经大概了解厂商要的光线是带有层次又不会太硬的光线,所以我们一开始就用了裸灯的方式来表现,因为裸灯的光线有些会经由其它介质反射而得到一些柔光,直打的部份又有硬光的特质,刚好符合厂商的需求。但在打完第一次后,因为背景都是白色的,感觉少了一点层次,所以我们在灯和人之间再加了一个假框,用打光制造出黑色的影子,以增加背景的层次感。
在这例子中,一样也是先决定了主灯,之后再藉由事后的补充,来达到我们照片的要求,所以,打灯最重要的不是技术问题,而是要先厘清自己的目的,再来打这个光线。
善用小技巧,让光感更自然
这张是要制造一个顶光感觉的自然光。其实在有些摄影棚中,屋顶都有天窗,这样一来在拍自然光时会比较方便;但因为马克的棚没办法开天窗,所以只好用打光模拟的方式。首先,我先在模特儿右方立了一个木墙,然后再利用棚灯跳灯的方式,把光线漫射到整个拍摄空间中,虽然目的是达到了,但总感觉光线太干净了一点,所以我把灯头调了一下方向,让部分光线打入镜头中,制造出一些曜光所形成的雾化现象,就完成了这张作品。
因为外面大雨,而我们又要制作一个窗的阳光感,因此我们只好利用打灯的方式,毕竟这是目前唯一可想到制造假太阳的方式。
结语
在这些作品的背后,有些虽然是之前上课所学到的一些基础,像背景纸的打光;但大部份都是马克从日常生活中的观察所得到的灵感。比方说仿自然光时,重点就在于你在室内,除非是太阳光直射入窗,不然大部分情况下我们应该都是得到漫射的光线,而非直射的太阳光。另外,以假窗表现光影层次感,则是在走路时观察路灯所得到的灵感;而最后一张仿自然顶光的作法,则是某天马克去拍婚礼记录时,在国小的礼堂中所得到的想法。
其实,大自然中有很多可供我们学习的光线状况,都可以用在打灯的基础中;我们或许不必一开始就去学太过高阶的灯法,因为很多日常生活中的光线,就是我们最好的学习对象。
|